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访谈时间:2023年12月8日15:30

访谈嘉宾:

访谈简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事关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巴中市坚持以资源化利用为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由“治”向“用”转变,全市近7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美丽乡村巴中画卷徐徐铺展。2023年12月8日15:30,巴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推出主题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务访谈节目,届时将邀请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晓峰、副局长成平、农村生态环境科科长邓华容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敬请关注。 文字摘录刷新间隔: 1分钟 自动刷新手动刷新 主持人 : 目前巴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晓峰 :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和《巴中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时间表”“路线图”,为我们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乎农村的“面子”和“里子”。巴中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努力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扎实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在实践中,我们结合秦巴地区和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村情民俗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原则,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梯次分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近七成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69.3%,巴州区、南江县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县(区)。二是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2021年度5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被评为“巴中市十大为民解难事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区域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2022年巴中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市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三是治理经验国省推广学习。创新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445”机制,因地制宜探索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做法得到国、省认可,受到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很实用、可推广”的高度评价,《巴中市“以用为主”探索丘陵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大示范案例”印发全国推广学习。组织承办了四川省乡村环保人才振兴培训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交流会,今年11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绘就美丽乡村四川画卷现场会在巴中成功举行,巴中先后多次在部省相关会议上交流经验。四是美村与富村相融共进。通过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振兴协同推进,把美村与富村统筹起来,依托农村自然生态资源与美丽田园,大力培育发展乡村旅游、民宿酒店、农耕文化、生态养殖等绿色生态产业,成功创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5个、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4个。我们的乡村越来越美丽,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巴中大地徐徐铺展。 主持人 : 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成平 :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治。我们立足巴中市情实际,创新建立“34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机制,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认可和推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统筹谋划。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贯穿于巴山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培育振兴之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其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内容,列为巴中市重大民生实事,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综合目标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双目标”考核,作为每季度定期研究“三农”工作的重点,强化过程监管,强力推动落实。 二是梯次推进。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城乡住建、乡村振兴等部门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综合统筹“千村示范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乡村振兴等工作,科学建立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厕所革命、面源污染等联动治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先后印发《巴中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大力实施全市“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5个县区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科学确定不同类型治理模式、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分区域、分重点、分年度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目标、具体任务。 三是压实责任。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每季度定期研究“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会同市环委办、市目标绩效办等部门,分别按照前期工作、建设过程、竣工验收、运维管理4个阶段,实行日常检查、阶段督导、季度通报、年终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同时,市委、市政府组建6个生态环境重点工作市级督查组,常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等重点生态环境工作暗访督导,采取定期通报、不定期约谈检视,持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任务落地。 四是宣传引领。在全省创新开播《生态巴中》电视专题栏目,聚焦农村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全面反映治理成效,曝光正反典型。以“现场采风+新闻发布”形式召开全市农村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链式传播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利用世界环境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进”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日等形式,广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常识,引导更多群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近年来,巴中涌现出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十大最美基层环保人刘永涛和全国最美护林员景祥俊等一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进典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植老区人心。 主持人 : 什么是“34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 邓华容 : “34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具体是指坚持“三个统一”、注重“四个结合”、围绕“四个重点”、建立“五项机制”。坚持“三个统一”,即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实行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培训。注重“四个结合”,即依据山区丘陵地形、村民居住分散和群众生活习俗等市情实际,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分类建设,注重采取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集中建设与分散治理、厕所革命与污水共治“四个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避免“高大上”,杜绝“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围绕“四个重点”,即突出饮用水源等环境敏感区、巴河流域、城镇周边、交通干线这“四个重点”区域,科学规划布局,加强试点示范,带动引导,全域推进。建立“五项机制”,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的杠杆撬动作用,统筹整合涉农、涉生态、涉乡村振兴资金,不断强化专项资金争取、银企合作、社会资本引入等多元投入。二是建立有效管护机制,颁布实施《巴中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将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管、运”纳入法治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加快设施运行数据共享,整合农村地质灾害监测、综治网格、环境监管工作力量,全面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三是健全常态运维保障机制,坚持财政支持、付费使用、上级补助和公益性岗位安排相结合的常态运维保障,创新探索“四个一点”运维费用筹措机制,即地方财政安排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集体经济补助一点、受益村民自筹一点。四是建立技能提升培训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与省环科院、西南交大、西南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充分合作,先后多次举办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题培训班,持续提升运维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五是建立“双目标”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纳入年度生态环境党政同责和目标绩效“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分配相挂钩,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真正“建得起、管得好、能运行”。 主持人 : 我们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农灌池+资源化利用”工艺,日处理生活污水可以达到6立方米,具体有哪些方式? 王晓峰 : 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用为先的原则,突出以“用”为主的治理思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模式选择上,注重采取“四个结合”的方式,根据各地区位、人口规模、自然地理、产业条件和村民习俗,选择建设成本低、运维费用少、处理效果好,符合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方式。具体来讲,一是对城镇周边有条件的区域,尽量延伸收集管网实行“纳管处理”;二是对人口聚居度较高且周边环境较敏感的地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微动力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三是对绝大多数一般聚居区,推广无动力设施建设,实行“农户小三格式化粪池+集中大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四是对散居农户,结合农村改厕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建设单户或联户三格式化粪池进行简易处理后,就近就地利用。截至目前,我市纳入城镇市政污水管网的行政村152个,占比9.4%;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293个,占比18.1%;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678个,占比41.9%。 主持人 : 资源化利用是我市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路径,请问什么是资源化利用?我们又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有哪些特色优势? 成平 : 资源化利用指生活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我市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是用于农业灌溉。农村生活污水通过三格式化粪池/厌氧滤池等设施处理后,出水因循就势、就地就近自流还田、还林、还园。如恩阳区海山村过街楼聚居点周边无环境敏感区,且有大片高标准农田,我们选择采用“格栅池+集中大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模式,出水直接还田利用。散居农户通过建设单户三格式化粪池或联户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花园”“菜园”“果园”进行消纳利用,如平昌县双城村散户采用“单户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模式,解决单户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如南江县箭杆村采用“联户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模式,收集处理多户污水后资源化利用。 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优势:一是运维成本极低。设施无动力,没有动力设施用电等成本,利用地势落差自流灌溉,运维费用极少。二是节约水肥成本。生活污水经过全部收集处理后资源化利用,能够稳定提供有机肥水,节约灌溉成本。三是有效方便群众。生活污水经过不低于60天的沉淀发酵处理,出水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处理后的污水经管线引到田间地头,省去群众肩挑背磨,方便群众农业生产灌溉,降低了人工成本。四是环境更加干净。污水收集率、利用率较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有效助推了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主持人 : 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近70%,大部分行政村和涉农社区都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这么多的污水处理设施,我们通过哪些手段来有效保障运行呢? 邓华容 : 如何保障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是我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全力保障。一是实行建章立制强监管。出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生态环境保护述职检视评议办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不力约谈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确保既管当前更管长远。颁布实施《巴中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将城乡污水处理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在全省率先出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省级9部门联合转发全省推广借鉴。同时,我们坚持政府不搞包办代替,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加强教育引导和约束管理,让群众成为建设美丽家园的参与者。二是开展“回头看”促整改。常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推进整改销号,确保已建设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三是配置要素重保障。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管护”,充分发挥经营业主和村民主体作用,采取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整合农村地质灾害监测员、综合治理网格员、环境监管员职责,实行“三员合一、一员多用”,全面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人员。各县区分别探索建立了财政安排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综合项目平衡一点、村集体经济补助一点的“四个一点”运维经费保障机制,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探索1元钱村民众筹、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按月收取污水垃圾治理费5元、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按受益面积每亩分摊设施运维费20元,通江县、平昌县探索受益农户轮流管护等多种模式,既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稳定正常运行,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管理维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难题。尽管全市财政很紧张,但我们决不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省钱,近3年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近10亿元。 主持人 : 网友“铁棍山药”提问:我是一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作为普通群众,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王晓峰 : 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巴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大家要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建共享美好人居环境。在此,我提几点倡议:一是如果所在村庄没有完成污水治理的,大家要自觉不乱排乱倒生活污水,可在院内建设一个简易污水收集池,集中收集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用于浇花浇树、灌溉菜园、果园等。二是自觉爱护公共卫生环境,对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河塘沟渠要进行定期清理,不乱扔垃圾杂物,保持河塘沟渠干净、清洁。三是要互相监督、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自觉搞好“门前三包”(包门前环境卫生、包门前无污水乱泼乱倒、包门前污水设施管护),做到垃圾入池、入桶,家禽家畜围栏圈养,及时劝导、制止随意倾倒、乱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四是爱护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发现有人破坏要及时制止,出现损坏要及时报吿村委会或设施管理员进行维修,共同维护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 主持人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所以节目的最后,我们还是想有请王局长来谈一谈,对于我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方面,您还有哪些思考或者是展望。 王晓峰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崭新契机。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加快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揽,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紧扭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一抓手,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推动“产、村、景、文、人”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探索完善“34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着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75%以上的行政村(涉农社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更加靓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发作为,久久为功,乡村振兴未来可期,老区巴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字摘录

自动刷新间隔:

手动刷新

网友留言

自动刷新间隔:

手动刷新

网友留言区
  • 网友昵称:
  • 验证码:
  • 您的意见及建议: